伤害医学(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优先出版

2020年, 第9卷 第1期 出版日期:2020-03-20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专家述评
重视预防暴力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王声湧,李丽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1-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1

摘要   PDF (1354KB)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1990年与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跌倒疾病负担分析
何敏,齐金蕾,殷鹏,周脉耕,王黎君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3-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2

摘要   PDF (4806KB)
目的 分析1990年和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变化。方法 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指标,描述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和省份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现状。计算1990年与2017年疾病负担相关指标,并分析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较1990年跌倒疾病负担的变化。结果 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因跌倒导致的死亡数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48万和8.64/10万,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110.30%和12.79%;DALY标化率和YLD标化率分别上升到363.09/10万和154.02/10万,升幅为3.82%和67.56%,只有YLL标化率由1990年的257.81/10万下降至209.07/10万,下降幅度18.91%;男、女性的疾病负担指标DALY、YLL和YLD较1990年均有所增加;男、女性跌倒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14岁年龄组人群最低,而70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仅7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死亡数和死亡率低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福建、云南和浙江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标化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三省相对较低。结论 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跌倒造成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尤其以老年人群为高危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组、地区人群跌倒导致的疾病负担不完全相同,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来降低跌倒带来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6年广东省18家医院伤害监测点流动人口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白安颖,孟瑞琳,许燕君,李川,彭丹丹,徐浩锋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10-1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3

摘要   PDF (4794KB)
目的 了解和分析2016年广东省18家医院伤害监测点流动人口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广东省18家医院伤害监测点伤害监测流动人口伤害病例数据,分析其伤害流行特征。结果 2016年广东省共收集流动人口伤害病例167230例,男性107488例,女性59742例,性别比为1.80∶1,伤害高发年龄在20~49岁之间。伤害病例的职业多为商业、服务业(28.39%)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18.17%)。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28.96%)、动物伤(19.58%)和钝器伤(17.90%)。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29.27%)、公路/街道(23.23%)和公共居住场所(15.99%)。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休闲活动(42.01%)、工作(19.65%)和驾乘交通工具(9.20%)最为常见。流动人口在公共居住场所、公路/街道和工业/建筑场所发生伤害的比例比本地人口高,在家中、学校与公共场所、体育和运动场所及农场/农田的伤害比本地人口比例低。流动人口在工作中发生伤害的比例是本地人口的3倍,在驾乘交通工具、步行时发生的伤害比例也高于本地人口。伤害发生的部位中,流动人口发生在下肢、躯干和全身广泛损伤的比例高于本地人口。在伤害发生意图中,流动人口发生故意伤害是本地人口的1.66倍。结论 流动人口伤害发生比例超过本地人口,伤害已经对广东省流动人口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做好流动人口伤害预防工作刻不容缓,应尽快对该人群开展有针对性分类干预,减少伤害的发生,提高流动人口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六年级学生童年期遭受虐待经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的关联性研究
高蕴仪,张亚倩,陈素芬,刘诺兰,刘婷,何琪翘,杨晖,张岩,单玲玲,陶雨春,张慧颖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16-21.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4

摘要   PDF (4437KB)
目的 了解童年期遭受虐待的六年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童年期遭受虐待与PTSD的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哈尔滨市某个区的四所学校的991名在校六年级学生进行童年期遭受虐待经历与PTSD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虐待、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的发生率分别为48.05%、3.80%、5.53%、7.48%、16.27%、37.96%。除情感虐待维度外,男生的遭受虐待总分及其他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P<0.05)。PTSD阳性检出率为7.48%。PTSD平均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的人口学特征 (性别、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 上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童年期遭受过虐待的学生的PTSD平均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未遭受过虐待的(P<0.05)。相关分析显示PTSD平均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遭受虐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是PTSD的危险因素 (OR情感虐待=1.303,P情感虐待<0.001;OR躯体忽视=1.120,P躯体忽视<0.05)。结论 哈尔滨市在校六年学生的童年期遭受虐待与PTSD状况不容忽视。男生虐待得分高于女生。遭受虐待的群体PTSD得分高于未遭受虐待的群体,同时虐待得分与PTSD呈正相关关系,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是PTSD的危险因素。预防童年期遭受虐待对于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1名城市老年人跌倒影响因素的调查
高然,卢耀贵,严淑珍,陈福祥,李丽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22-2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5

摘要   PDF (3918KB)
目的 探索汕头市某机构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4月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按统一标准对汕头市某机构231名老年人进行跌倒问卷调查和平衡能力测试。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老年人跌倒发生有关的因素有受教育程度、是否害怕跌倒、是否有心脏病、是否服用糖尿病药、是否小便失禁和平衡能力(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跌倒的保护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OR=0.25,95%CI:0.10-0.63);危险因素包括服用糖尿病药(OR= 3.81,95%CI:1.01-14.33)、小便失禁 (OR=6.48,95%CI:1.32-31.72)和平衡能力降低(OR=3.50,95%CI:1.71-7.15)。结论 服用糖尿病药、小便失禁、平衡能力降低会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是保护因素,建议今后根据老年人跌倒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6—2018年宜兴市动物致伤人员的特征分析
朱骏,章清,谢顺林,杨亚明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28-3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6

摘要   PDF (4009KB)
目的 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诊的被动物致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并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年期间就诊的25 758例被动物致伤登记者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伤人动物构成比分别为犬(67.91%)、猫(19.34%)、鼠类(3.81%)及其它动物等(8.94%)。致伤部位前三位分别为上肢(51.59%)、下肢(31.32%)和躯干(14.33%)。2016至2018年期间发生于6—8月份病例数最多(占致伤总数的33.11%)。25758例接种者中,男、女性分别为11794(45.79%)例、13964(54.21%)例,性别比为0.84∶1。高危年龄段分别为0~9,20~29,40~49岁三个年龄组。3217例致伤者伤口未经冲洗(咬伤超过24小时,伤口已经结痂或者无处理必要)(12.49%),22541例伤口冲洗者中(87.51%),冲洗地点分别为家、狂犬病门诊、医院等,其中以在家中冲洗最多,为12095(46.96%)次.III级暴露人数占总数的37.62%,数量达到9 690例,2016、2017、2018年疾控狂犬病门诊接受处置的病人免疫球蛋白接种率分别为41.31%、48.48%、50.01%。动物致伤后能在 24小时内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的人数占总数的82.48%,7天及以上就诊者占总数的13.30%。结论 建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大力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及狂犬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力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2—2018年宜兴市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孙艳,鲁迪,肖月,任露露,杨亚明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34-3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7

摘要   PDF (4123KB)
目的 了解2012—2018年宜兴市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特征及其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宜兴市居民自杀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χ2检验分析与自杀有关因素的不同人口构成情况,直接法计算标化死亡率,用自杀死亡率的动态指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change,APC)分析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8年宜兴市居民自杀总死亡率为3.27/10万,标化死亡率为2.65/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比为1.20∶1,男性高于女性;自杀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最高;男女不同婚姻状况所占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5),未婚男性自杀死亡构成比高于未婚女性,丧偶女性自杀死亡构成比高于丧偶男性;自杀最常见的方式是悬吊,其次是农药和跳楼,男女自杀方式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05),男性悬吊较多,而女性跳楼较多;自杀死亡者中,文化程度越低,自杀死亡构成比越高;农民是自杀中最常见的职业;我市居民自杀存在春高冬低现象。2012—2014年宜兴市居民的自杀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到达高峰即 2014年的5.18/10万后有所下降,随后2015—2018年再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3.00%(P<0.05)。结论 宜兴市居民自杀死亡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16例消化道异物摄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李伟佳,郑文斌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40-4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8

摘要   PDF (3784KB)
目的 探讨急性消化道异物摄入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分析消化道异物摄入的伤害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及预防意识。方法 对2017—2019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16例消化道异物患者的病历资料如异物种类、就诊原因、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消化道异物416例,年龄最大者90岁,最小者28天。其中15~59岁年龄段人群最多,249例(59.85%);6~14岁年龄段人群最少,39例(9.38%);男女性别比为1.25∶1。消化道异物患者多因咽部或腹部不适,并伴有异物摄入史来诊,好发人群以青中年人为主(59.85%),经治疗后大多预后较好;儿童常见异物为硬币、纽扣电池等金属钝性异物,成年人则以鱼刺、动物性骨块等动物性异物常见;异物滞留部位以食管上端(66.34%)最常见,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穿孔。结论 不同年龄组人群消化道异物的发生特点不同,消化道异物患者虽大多预后良好,但仍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等发生,应针对发生原因进行积极防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韦晓淋,黄桥梁,杨成立,陆艳,胡一河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45-4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9

摘要   PDF (3532KB)
目的 了解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现状,探索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4月—5月对苏州市姑苏区5家社区内≥60岁的具有本地户籍的老年人进行跌倒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 过去一年中共有195名老年人发生过238人次的跌倒,跌倒年发生率为9.79%,其中男性跌倒年发生率为8.04%,女性跌倒年发生率为10.84%。60岁以后年龄越大,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越高,9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达28.60%。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状况不适为苏州市姑苏区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运动为老年跌倒的保护因素。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9.79%,今后我们应针对本辖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因素开展干预工作,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伤害预防与控制专业人员对我国伤害预防领域现况及未来发展的评价
林泽婷,陈晓东,李丽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50-6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10

摘要   PDF (6606KB)
目的 对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专业人员在伤害预防领域中所开展工作的现况及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及其期望进行分析,为推动伤害防控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自制统一问卷,以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及其下属6个学组的全体委员作为调查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访者参与伤害相关工作平均年限为(10.81±5.62)年。“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的成立”“全国医院伤害监测工作的开展”及“推广应用了伤害的某些干预措施或策略”是伤害防控工作中最重要的三大成就;“经费不足”“政府主管部门不重视”及“疾控单位缺乏伤害预防的专门机构”是伤害防控工作中最主要的三个问题;“提供专门经费开展全国伤害普查工作,加强伤害的干预研究”“伤害的疾病负担分析,提交政府主管部门并向居民公布”和“伤害监测报告定期公布”是伤害防控领域最应加强的三件工作。有74.3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我国医学院急需开设伤害防控课程。结论 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领域快速发展,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伤害专家及防控人员应再接再厉,全面推动伤害预防工作,加强伤害领域的构建与发展,降低伤害的发生率及其造成的疾病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儿童溺水的流行现况及干预研究进展
王一茸,蔡伟聪,雷林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 (1): 61-6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11

摘要   PDF (5526KB)
儿童溺水是一个易被忽视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鉴于国内有关儿童溺水研究较少,本文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儿童溺水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为我国儿童溺水伤害预防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