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

2019年, 第9卷 第2期 出版日期:2019-04-25

本期执行副主编:王绍武 欧凤荣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专题
微课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红月, 杨枢苗, 崔明姬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3-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1

摘要   PDF (726KB)
微课是一种短时间的视频教学,它能够将一个个知识点高度浓缩,精确讲解,使学习更加轻松。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微课已经逐渐成为广大医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本文以“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为例,阐述内科学教学中微课的选题及制作,期待为微课在教学应用中的经验交流提供参考。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英文微课在医学双语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调查评价
王惠惠, 王诗云, 李莹, 姜楠, 徐苑苑, 罗祥东, 欧凤荣, 皮静波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6-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2

摘要   PDF (819KB)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模式已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全英文微课在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和规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课制作的点滴心得
毕建蕾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10-11.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3

摘要   PDF (637KB)
本文从微课的设计、准备、录制等方面总结了微课制作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以期促进微课的普及,并为高校教师制作微课提供参考。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学研究
“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模式在肾内科实践教学应用的初步研究
徐红梅, 白洋, 许钟镐, 孙珉丹, 许颖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12-1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4

摘要   PDF (824KB)
目的 探索“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模式在肾内科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肾内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一组实施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另外一组应用“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模式管理带教方法,在肾内科轮转学习一个月后进行出科前理论考核及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 “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组出科考核成绩(82.22±1.52)明显高于传统的临床带教组(74.8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学员认为适时教学方法新颖、更个体化、更适合临床教学,满意度较高,同时可提高专业外语学习能力及提高学习积极性。结论 “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法可有效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
杨美霞, 宋芳, 苏燕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16-1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5

摘要   PDF (759KB)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生的行业准入考试,是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检验。针对过去几年我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不高的现状,我院深入剖析原因,结合办学实际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推动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着重从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视程度、全面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基础医学师资的临床培训和继续教育、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等方面提升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执业医师资格通过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元信息化手段在口腔医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应用
褚凤清, 严斌, 刘来奎, 陆晓庆, 周愉, 李谨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20-2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6

摘要   PDF (2155KB)
在口腔医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率先引入多元信息化手段,包括口腔技能导引及实时评估系统、网络协同互评系统、数字化题库系统等,实现整个考试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客观化,更加有效地进行考核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价,提高考试效率,以促进口腔医学的教与学,培养高素质的口腔精英人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多学科病例分析应用于内科见习的改革探索
林忠伟, 王卓, 喻婵, 张炽明, 李稳磊, 莫文苑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25-2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7

摘要   PDF (831KB)
目的 探讨病例讨论式临床见习的教学方法在本科生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药科大学2014级全日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特色班学生60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人,采用多学科病例分析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内科学教学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84.19±18.32)分与对照组(77.87±23.5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在回答临床实践问题的准确性和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病例讨论式临床见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内科学的兴趣,巩固其理论知识,并锻炼其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学一线
高校面向非医学类学生开设医学类通识选修课的思考和建议
吴庆, 胡沐坤, 林伟庭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29-3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8

摘要   PDF (737KB)
笔者从事多年通识课教学实践,随着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笔者体会到高校面对非医学类学生开设医学类通识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开设医学类通识课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而且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同时还能提高教师医学科普教育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PTC 教学改革的“临床麻醉学”课程整合模式构建
程新琦, 方卫平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33-3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09

摘要   PDF (823KB)
目的 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教学改革应用于“临床麻醉学”课程整合模式构建的可行性。方法 整合“临床麻醉学”部分理论知识并融入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案例分析中,将学生分为教学整合组(30人,实施整合教学)和对照组(30人,实施传统教学),利用PTC教学模式中情景演练、现场操作、小组讨论、传授技巧等展开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评价效果,分别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 整合模式构建初显成效,教学整合组理论与实践考核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学生和教师满意度分别达93%和90%以上。结论 基于PTC 教学改革的“临床麻醉学”课程整合模式构建简单可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与实践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李阳, 赵岩, 刘高科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37-4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10

摘要   PDF (912KB)
目的 调查并改进“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 在本校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中展开了问卷调查,就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结果 77.9%的学生对目前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感到满意;73.7%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内容的设置合理,74%的学生在其他临床基础课程中接触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部分内容;60.6%的学生建议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例保持不变,20.7%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实验课的学时;认为实验课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帮助或帮助很大的学生占92.7%;对于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及实验报告的形式,感到满意的学生分别为45%和38%。结论 问卷调查结果有助于我们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山大学临床预见习的回顾与展望
冯劭婷, 杨素清, 马晓晴, 吴雨佳, 匡铭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41-4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11

摘要   PDF (771KB)
临床预见习作为中山大学“早期接触临床”的主要形式,经过20年的实践、探索与发展,目前已被国内多所医学院校认可与推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中山大学临床预见习这一教学活动的诞生背景、价值及现状进行文献回顾学习,结合我校医科在临床预见习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分析临床预见习在医学教育实践中的存在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改善策略,以期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探
杨晶, 王川, 马慧娟, 武宇明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46-51.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12

摘要   PDF (934KB)
“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是一种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近年来我们根据生理学实验课教学的特点,将一种“微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微PBL”教学模式既具有经典PBL教学模式的全部特点,又有案例精悍、讨论高效、评价全面和涵盖实验操作等自身特点。这种“微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动性,促进了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一种能实现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模拟教学
标准化病人在国内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
厉岩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52-5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13

摘要   PDF (757KB)
本文总结了标准化病人的产生,以及50多年来标准化病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扩大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评价、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师发展
基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创新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
杜明月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57-6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14

摘要   PDF (802KB)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举措。基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师资培训模式研究对高校发展及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构建师资培训体系过程中,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师资培训经验,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师资培训管理模式,从培训方向、培训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转换,从而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人文
关于医科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纪超凡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61-6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19.02.015

摘要   PDF (732KB)
我国临终关怀教育起步晚、数量少且形式单一,尚处于探索阶段。医科院校建立系统的临终关怀教育体系,需要廓清教育对象的点与面,保证教育时间的畅与流,注重教育方法的多与巧,确保教育力量的交与合,兼顾教育内容的旧与新,统一教育实践的知与行,这样才能应对“健康中国”理念、“老龄化”现实和学科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