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转化医学研究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转化医学研究  2014, Vol. 4 Issue (4): 45-5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4x.2015.01.006
  专题-中医与转化医学 本期目录
抗精神病药长期使用引起的敏化和耐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
高军1,2,李鸣1,2,3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
2.西南大学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3.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心理学系, 林肯 内布拉斯加州 68588, 美国
抗精神病药长期使用引起的敏化和耐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
 全文: PDF(1060 KB)  
摘要: 抗精神病药已经有60余年的使用历史, 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伴随的幻觉、妄想症等症状。临床和动物研究都提示抗精神病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 即产生敏化或耐受效果。在急性用药情况下, 多种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作用都可以抑制条件躲避反应和苯环利定诱发的运动增强。以这两个动物模型为基础, 我们建立了研究抗精神病药敏化和耐受的行为学范式。以此为基础, 我们一系列研究发现长期用药可导致药物敏感性加强或减弱, 即敏化或耐受。并进一步考察了敏化和耐受的行为学特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结果表明大多数抗精神病药长期用药会导致敏化, 这些药物包括:奥氮平、阿塞那平、阿立哌唑、利培酮、氟哌啶醇等, 而只有氯氮平会导致耐受。在行为学层面, 敏化和耐受在不同抗精神病药间存在迁移效应, 并且可以长期保持。在受体机制方面, 我们发现多巴胺D2受体和五羟色胺2A (5 HT2A) 受体参与调控敏化和耐受。在中枢机制方面, 发现内侧前额叶以及中脑边缘系统核团参与调控敏化和耐受。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敏化耐受条件躲避反应苯环利定诱发的运动增强    
出版日期: 2015-03-02
 引用本文:   
高军,李鸣. 抗精神病药长期使用引起的敏化和耐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J]. 转化医学研究, 2014, 4(4): 45-52.
 链接本文:  
https://academic.hep.com.cn/tmr/CN/Y2014/V4/I4/4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