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在线课程建设与实践
董路,张雁云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2): 3-1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2.001
摘要   PDF (28206KB)
为响应教育部对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探索,从在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促进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为中心任务,在快速搭建“动物学”在线课程多元化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融“教、学、测、评”于一体的全流程教学体系。自运行以来得到学生的积极评价和反馈。本文总结了在建设课程平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及测评体系应用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相关在线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植物学实验”课程的线上教学实践
管毕财,龚熹,李恩香,蔡奇英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3): 46-4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3.010
摘要   PDF (23290KB)
植物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开展实验课程线上教学是教师关心的课题。为了适应植物学实验课程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团队统筹安排了与当前形势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调整了实验内容,并将网络教学平台和社交媒介有机组合,保证植物学实验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在完成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实验课程线上教学模式,通过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检验线上教学效果,多数实验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的在线教学建设与实践
尹燕霞,骆静,杨冬,李森,向本琼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4): 44-5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4.010
摘要   PDF (20338KB)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对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和学校提出的“延期开学不停课,多元教学保质量”的教学安排,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团队积极开展线上实验教学的探索,利用在线慕课课程及SPOC 课程的在线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及微信群等平台进行线上实验教学。本文总结了SPOC平台、在线教学组织实施、线上学习分析、在线考核评价体系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的建设与实践,构建了一个进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新模式,以期为相关在线实验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课程自运行以来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反馈,教学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合成生物学教学软件及其应用
田若楠,方妲,钱永清,裴崇任,韩磊,唐素心,马彬广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4): 28-3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4.007
摘要   PDF (36732KB)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的新兴学科,而虚拟现实(VR)技术是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本文尝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介绍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合成生物学教学软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和科普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合成生物学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运用不仅激发了用户的学习兴趣,也减少了实验材料的消耗。本文的尝试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子生物学“三步走”部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崔胜楠,商梁,万翠红,张迪,李睿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3): 3-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3.001
摘要   PDF (2668KB)
分子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高校生命科学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何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借助线上平台构建“三步走”部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本科生分子生物学的线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具体阐述了该模式下的教学理念、资源建设、教学技法以及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科“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改革初探
郝晓冉, 侯少男, 谢巧红, 辛明秀, 向本琼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2): 44-4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19.02.010
摘要   PDF (21034KB)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独立于微生物学理论课的基础实验课,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基础。因此,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辅助教学3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学生在实验完成时间、实验成功率、课堂提问和回答、学习积极性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疫情期间的“植物学”在线教学实践探究
刘朝辉,孟雷,王丽,黄淑丽,李连芳,王娜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4): 11-1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4.004
摘要   PDF (18245KB)
2020春季学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教学安排,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学系列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统筹设计、综合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程通知、学习指南及课件等,组织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植物学”在线课程,发布教学视频、章测试题并开展讨论,组织在线课程学习;利用在线直播进行课程重点、难点讲解,答疑讨论。在各平台高效运行的保障下,教学团队精心设计了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安排,发挥各平台所长,顺利开展在线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学》(2.0版)数字教材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李融,强胜,吴雪梅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 12 (4): 3-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2.04.001
摘要   PDF (5275KB)
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背景下,数字教材也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中发展,既可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的教学需求,也有效支撑着各类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本文回顾与总结了《植物学》(2.0版)数字教材的研发基础和建设历程,阐释与分析了该数字教材在建设中如何通过出版创新来适应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并对未来的数字教材在兼顾数字出版和教学应用的新策略、顺应技术发展和多维呈现的新生态、探索编辑审读和出版管理的新要求等方面做出展望和思考,以期为数字经济时代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教学单位的线上教学组织——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张伟,时永香,王仁卿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3): 3-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3.001
摘要   PDF (4478KB)
在2020年春季严峻复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如何应对学生不能到校的突发情况,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艰巨任务,是对教学基层组织新的挑战,是学生适应线上教学方式新的考验。本文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介绍高校基层教学单位如何积极主动应对突发疫情,根据生物学教学和课程性质等特点提前谋划,做好预案,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平台组织线上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秩序不乱、教学质量不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不降,通过对教学组织、过程、硬件和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探讨新模式,以期为今后的线上教学和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OBE理念的“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陈明洁,付春华,刘亚丰,杨英,敖明章,余龙江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 (3): 12-1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19.03.004
摘要   PDF (4024KB)
本文基于OBE理念,结合“细胞工程”课程特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在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学习从纸质教材扩展到互联网、图书馆数据库、多媒体等数字化资源,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实验室、企业生产中。此举措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疫情防控期间“现代生物学基础实验理论”课程混合式在线教学方式的探索
康宇佳,石金磊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4): 17-2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4.005
摘要   PDF (6816KB)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上海科技大学各学院努力组织开课教师利用现有网络平台资源,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开展在线教学。“现代生物学基础实验理论”课程通过校内互动教学平台、QQ群及校内邮件传送等方式,构建了新形势下的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该课程教学进展顺利,学生反馈良好,教师和学生双方均已逐步适应教学节奏。本文将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这种特殊情势下的尝试和探索,可以为今后开展类似在线互动教学方式提供参考,也为传统课堂教学适应多媒体时代的混合教学要求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转基因争论为切入点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王傲雪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6): 20-2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6.004
摘要   PDF (4223KB)
基因工程的核心产品就是转基因生物体(GMO),然而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的争论也非常激烈,作为基因工程课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转基因相关问题。本文以转基因争论为切入点,客观理性分析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并由转基因争论引出如何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问题,并就如何培育科学精神进行了分析和实践方法论方面的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校植物学教学中讲授被子植物分子系统的分析和建议
廖文波,刘蔚秋,辛国荣,凡强,周仁超,黄椰林,刘莹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6): 50-5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6.010
摘要   PDF (11268KB)
国际学界广泛接受被子植物分子系统(APG),如何引入并改进高校植物学教学是一个紧迫议题。教学研究表明:①以分子序列为基础建立的APG Ⅳ系统打破了传统分类原则,确立了各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动摇了单元多系的进化假说。②新系统在植物学教学中产生了较多冲突,其中的目科在组成和排列上与传统结论相差较大;目科等级的分类特征归纳缺乏充分对应性。③有利之处是,对于功能群的定义初见端倪,如豆目分支——具固氮功能,钩吻科所在分支——具吲哚类生物碱代谢途径等,揭示着新系统将从探讨形态演化转向揭示功能代谢为主线。④系统变革之交,教学上应重点把握关键节点的范畴和位置变化,如被子植物的基部类(ANITA),单子叶类的菖蒲科,以及莲科、杜仲科、冬青目、无叶莲目、百合目、天门冬目、檀香目等类群,并尽可能地展示其代谢功能。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龙燕,郭明雄,谢志雄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6): 40-4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6.008
摘要   PDF (13434KB)
为了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持续进行了实验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本文总结了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在信息化教学创建过程中的研究成果与探索路径,使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管理手段多样,让学生获得了更大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和应用——以生物技术“专业英语”课程为例
张凯,郭江峰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6): 13-1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6.003
摘要   PDF (7898KB)
为贯彻教育部提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和要求,生物技术专业“专业英语”课程从在线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出发,以OBE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反向设计的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评估-教与学活动一致性原则,将以往以讲授为主的课堂重构为课前小组学习、课中开展促进理解和应用的学习活动、课后测评的教学流程,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对呈现形式进行了重构。本课程改革实践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这一核心,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目标达成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将目标和评估融入教与学活动中、评价评估结果、使用评估结果进一步改进教与学活动等环节,建立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以期为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六位一体”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以厦门大学为例
王瑁,刘珺,闫俊美,王文卿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6): 3-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6.001
摘要   PDF (4035KB)
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在生态学专业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训练并提高野外工作能力,以及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厦门大学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建立了从大洋到滨海、从海岸带到山地、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实习基地组合,并逐渐形成了综合、自主、定位、交换、积累和提高为特点的“六位一体”实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六位一体”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模式进行阐述和成效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菌耐药机制
潘皎, 吴卫辉, 刘方, 陈凌懿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 8 (1): 3-5.   https://doi.org/10.3868/j.issn 2095-1574.2018.01.001
摘要   PDF (1952KB)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端粒与端粒酶”微课教案
徐启江,滕春波,宋兴舜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4): 8-1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4.003
摘要   PDF (2023KB)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识教育理念下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
杨帆, 应颖慧, 黄爱军, 孙益, 王国强, 吴敏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1): 44-4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1.009
摘要   PDF (4708KB)
生命科学类课程在高校通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时,如何平衡课程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大学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生命科学导论实验”中的分子生物学单元教学为例,介绍了该课程通过模板制备的优化、引入内参引物以及复合PCR 体系的筛选等改进,使得实验过程更为严谨、结果更为直观和清晰,在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卓越生物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蒋蕊蕊, 杨之帆, 程贝, 倪红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1): 12-1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1.003
摘要   PDF (4857KB)
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提出从固化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几方面来构建“卓越生物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并展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以期为培养生物工程产业行业领军型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加强“智能+教育”融合,助力基层教学组织新形态——建设“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实践
李光跃,刘艳,高新景,单冉东,汤海峰,吴雪梅,滕利荣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 12 (6): 3-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2.06.001
摘要   PDF (5214KB)
教研室是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的基层实体教学组织,对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虚拟教研室是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要举措,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积极探索并确立了“创新驱动、共建共享、面向一线、重心下移、精准发力”的教学研究工作思路与工作定位,明晰了“多校联合、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特色发展”的虚拟教研室管理理念,制定了“双十百千万”总体规划,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群建设相结合,打造“智能+教育”,并取得了初步建设成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高考”模式下的“现代生物科学导论”教学改革探讨
姚纪花, 任宇辰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1): 21-2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1.005
摘要   PDF (4842KB)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简称“生导”)是我校针对自然科学大类和医学大类本科新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增进他们对生命科学领域热点问题的了解,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奠定基础。随着上海、浙江等地率先试行高考综合改革即“ 新高考”,生物学列入高考可选课程,选课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出现了较明显的层次分化,传统的“生导”教学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须进行教改。本文述及我校生导课程的概况、传统的教学方式、新高考后教学面临的挑战,结合新高考首批试点实施三年来对本校相关班级的生导教学模式改革尝试及其调查反馈信息,对本课程的教改提出了几点初步建议,旨在促进并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马长时程增强现象的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的研制和教学实践
汪铭,陈聚涛,孙红荣,周江宁,胡兵,薛天,张智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4): 38-4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4.009
摘要   PDF (17204KB)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教育部推出的五类“金课”之一。在高校生理学实验中,将耗时长、成本大、难度高、安全系数低以及尖端前沿的实验内容研制成虚拟仿真实验,不仅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宽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制作“学习记忆的生理基础——海马长时程增强现象”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过程中,从选题、设计、制作到不足和修改建议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希望在不断完善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同时,给同行们提供一些关于虚拟仿真实验制作的借鉴经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校园野生果蝇的采集和物种鉴定——走出课堂的遗传学实验
辛广伟,张泉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 12 (5): 3-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2.05.001
摘要   PDF (47863KB)
遗传学实验是各高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核心实验课。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遗传学实验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果蝇展开,除了在实验室内完成实验外,学生们还走出实验室,进行“校园野生果蝇的采集和物种鉴定”实验。学生在校园亲自诱捕果蝇,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果蝇的特点,对采集到的果蝇进行物种鉴定。这一实验借鉴了经典的分类学研究过程,并与现代生物学研究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的获取途径及其背后的科研逻辑,同时在教学中融入科学发展观、团结协作精神等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位概念的深入理解及有形类比
周长发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4): 60-6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4.013
摘要   PDF (2901KB)
生态位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之一,对其本质的概括与有形类比会对教学有所助益。综合多家意见,本文提出生态位的实质是对具体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有一切的概括,包含了多种有形或无形、具象或抽象的成分。它有点类似于社会中的人或机构,不仅有具体存在,也是多种社会关系的节点与总和。本文提供的类比例证会有助于生态学中生态位的教学与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细胞骨架组分分布与定位”为主题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设计探索
李巧峡, 丁兰, 许欣欣, 杜世龙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1): 52-5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1.011
摘要   PDF (8630KB)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大多数本科院校的一门独立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细胞骨架组分分布与定位”为主题,以动物细胞为材料,围绕微丝与微管进行实验课课程设计,共设计3 个板块:微丝的考马斯亮蓝染色;微丝的直接荧光标记定位;微管的间接荧光标记定位。同时,在每个实验中设计相应的阴性对照实验。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原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信息化背景下“生物信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屈晓超,卞灿,任力,廖美,刘湘粤,陈湘定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 10 (3): 29-3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0.03.006
摘要   PDF (8244KB)
云计算、智能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手段。“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数学和生物学的多学科交叉课程,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并重。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生物信息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形成线上预习、线下讲授、线上复习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及专业素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