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申请加入邮件组
English
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首页
图书
期刊
首页
图书
期刊
学术培训
作者服务
订购指南
下载中心
音视频讲座
图片集
书刊相关资料
书刊目录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ISSN 2095-1582
CN 11-9308/R
热点文章
|
下载排行
|
浏览排行
在线投稿
免费邮件推送
免费RSS订阅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
2025年, 第15卷
第1期
pp:3-65 (2025-02-28)
2024年, 第14卷
第6期
pp:3-65 (2024-12-25)
第5期
pp:3-62 (2024-10-25)
第4期
pp:3-62 (2024-08-25)
第3期
pp:3-66 (2024-06-25)
第2期
pp:3-64 (2024-04-25)
第1期
pp:0-64 (2024-02-25)
2023年, 第13卷
第6期
pp:3-63 (2023-12-25)
第5期
pp:3-62 (2023-10-25)
第4期
pp:3-62 (2023-08-25)
第3期
pp:10-66 (2023-06-25)
第2期
pp:3-62 (2023-04-25)
第1期
pp:0-62 (2023-02-25)
2022年, 第12卷
第6期
pp:12-62 (2022-12-25)
第5期
pp:14-63 (2022-10-25)
第4期
pp:15-64 (2022-08-25)
第3期
pp:13-63 (2022-06-25)
第2期
pp:11-64 (2022-04-25)
第1期
pp:0-66 (2022-02-25)
2021年, 第11卷
第6期
pp:15-66 (2021-12-25)
第5期
pp:13-62 (2021-10-25)
第4期
pp:14-62 (2021-08-25)
第3期
pp:14-62 (2021-06-25)
第2期
pp:12-65 (2021-04-25)
第1期
pp:0-64 (2021-02-25)
2020年, 第10卷
第6期
pp:10-62 (2020-12-25)
第5期
pp:11-66 (2020-10-25)
第4期
pp:12-65 (2020-08-25)
第3期
pp:15-63 (2020-06-30)
第2期
pp:14-64 (2020-04-30)
第1期
pp:0-64 (2020-02-29)
2019年, 第9卷
第6期
pp:11-66 (2020-01-25)
第5期
pp:10-63 (2019-10-25)
第4期
pp:12-64 (2019-08-25)
第3期
pp:13-64 (2019-06-25)
第2期
pp:10-64 (2019-04-25)
第1期
pp:0-64 (2019-02-25)
2018年, 第8卷
第6期
pp:12-64 (2018-12-15)
第5期
pp:11-64 (2018-10-25)
第4期
pp:14-64 (2018-08-25)
第3期
pp:12-66 (2018-06-15)
第2期
pp:12-65 (2018-04-15)
第1期
pp:0-63 (2018-02-25)
2017年, 第7卷
第4期
pp:12-64 (2017-12-15)
第3期
pp:14-64 (2017-11-06)
第2期
pp:11-64 (2017-08-28)
第1期
pp:0-64 (2017-03-01)
2016年, 第6卷
第4期
pp:0-62 (2016-12-01)
第3期
pp:- (2016-10-10)
第2期
pp:- (2016-07-20)
第1期
pp:- (2016-04-04)
2015年, 第5卷
第4期
pp:- (2015-12-20)
第3期
pp:3-65 (2015-03-20)
第2期
pp:3-64 (2015-02-20)
第1期
pp:3-64 (2015-01-20)
2014年, 第4卷
第4期
pp:3-64 (2014-04-20)
第3期
pp:1-64 (2014-03-20)
第2期
pp:1-64 (2014-02-20)
第1期
pp:1-65 (2014-01-20)
2013年, 第3卷
第4期
pp:1-64 (2013-04-20)
第3期
pp:1-64 (2013-03-20)
第2期
pp:1-63 (2013-02-20)
第1期
pp:1-64 (2013-01-20)
2012年, 第2卷
第4期
pp:1-63 (2012-04-20)
第3期
pp:1-64 (2012-03-20)
第2期
pp:1-64 (2012-02-20)
第1期
pp:1-64 (2012-01-20)
2011年, 第1卷
第1期
pp:1-64 (2011-01-20)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浅析CBL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宫跃敏,李建勇,何广胜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13-1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3
摘要
PDF
(924KB)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CB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运用真实的临床案例教学,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为临床实践做好准备。本文主要详细介绍CBL的概念和具体应用方法。CBL具体应用方法包括CBCR、VICE、病例辩论赛、OMP、SNAPPS、Aunt Minnie。基于案例的临床思维训练法(CBCR)是根据“模式识别法”和“因果分析法”两种临床思维模式开发出来的,也是目前最成熟和系统化的CBL。其案例运行过程可作为开展CBL教学实践和创新的模板。基于案例的虚拟互动教学法(VICE)更注重解构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教学环境的心理安全性。病例辩论赛寓教于乐,侧重于教导学生选择最经济高效的手段进行诊断。一分钟教学法(OMP)、SNAPPS教学法、Aunt Minnie法简单灵活,更适应门诊教学时间短、无法备课的特点。只有根据教学对象、情境、学科和教师经验选择合适的CBL,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发挥出CBL的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临床案例的情景模拟在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护理学急诊预检分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谷灿,马贵媛,肖涛,焦培娟,陈珊珊,曾丽娜,彭娟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3-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1
摘要
PDF
(989KB)
在护理本科教育体系中,急诊预检分诊是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此环节强调护理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且准确地做出救治决策,而传统教学模式偏重理论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学生急诊分诊能力难以提升。本研究聚焦于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2021级71名本科生,探究临床案例情景模拟在急诊预检分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学生成绩、课堂反馈(含满意度、教学反馈及主观评价)多维度评估教学成效。研究结果提示该方法显著改善了学生对急诊预检分诊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卓越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曹珊,和青森,吕素,井晓磊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8-1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2
摘要
PDF
(958KB)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中医护理特有的作用与价值愈发凸显。如何培养高素质中医护理人才,对于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卓越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以河南中医大学作为试点单位,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实施闭环管理等措施,探索中医护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新模式与新思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次实践在高质量完成护理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任务的同时,也为培养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中医护理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础理论-临床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病理生理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缺氧”教学为例
姚树桐,刘艳,徐晓燕,刘一志,张颖,贾青,李卫红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17-2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4
摘要
PDF
(1729KB)
目的
以病理生理学中“缺氧”的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探讨将基础理论-临床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为深化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基于自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线上教学资源,同时开展病例分析、主题讨论等线下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分析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和无记名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达成度。
结果
在病例分析与主题讨论环节,不仅强化了对缺氧、酸碱平衡紊乱、肺功能不全等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能力,而且在病例分析、汇报讨论中自主发掘出医者精神和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及团队合作等思政元素;混合式教学班期末考试总成绩和缺氧相关知识点得分(含病例分析题)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班(
P
<0.01);学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提升度以及素质目标达成度等方面给出高度评价与认可。
结果
按照基础理论-临床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原则重塑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而且可实现沉浸式思政育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多平台互动的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明龙,郑立红,梅庆步,李鹏辉,刘万全,岳丽玲,刘丹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37-4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8
摘要
PDF
(916KB)
将BOPPPS教学模式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利用相关平台对医学遗传学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展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结果显示:混合式 BOPPPS教学模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式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均得到明显提高。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师生间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础与临床融通的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何宁宁,张蓓,李尚勇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39-4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7
摘要
PDF
(922KB)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本科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因此,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改革与实践,推行基础与临床融通的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本文主要介绍该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临床教学查房的问卷调查及应对策略探讨——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为例
周玫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20-2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4
摘要
PDF
(897KB)
本文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某高校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教学查房的情况,了解了学生对教学查房的认知、参与体验、对主讲老师的评价,以及对于教学查房的改进建议等。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现象,本文就教案的设计规划、示范团队建设、规范教学查房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应对设想,为教学查房的改进及持续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激越四段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臧颖,许晓丹,向秋玲,陈智杰,欧阳晓君,王庭槐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31-3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6
摘要
PDF
(1423KB)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激越四段式”教学法(FST)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基底核对运动功能调控”作为教学内容,对162名2022级医学本科生进行混合式FST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
结果
FST教学班最后阶段的小测成绩和高分段(80~100分)人数比例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班(
P
<0.05)。教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FST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思辨、沟通协调和语言表达能力,利于启发其学习思维、激发学习热情。
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FST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可能为解决课时难以满足需求的重难点的授课问题提供新思路,助力人才培养的创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小组讨论+SPOC”的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申志发,李敏,吴蓉,徐亮,薛昌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25-3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5
摘要
PDF
(1199KB)
“新医科”要求医学研究生具备更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我们为医学研究生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框架,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培养多元化的医学卓越人才。此外,结合我校医学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精确设定学习目标,并据此设计了内容丰富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同时,我们也引入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创新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些创新性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还有助于改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并更好地适应“新医科”时代的挑战和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医学机能实验学” 实验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以影响心功能的因素及实验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治疗为例
孟娜娜,朱坤杰,王珺,赵堃,金香兰,文丽波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52-5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10
摘要
PDF
(899KB)
文章以影响心功能的因素及实验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治疗为例,探讨了将思政元素,包括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动物伦理和福利、团队精神、科研思维、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等育人元素融入医学机能实验学教育教学全过程,践行实践育人目标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人体解剖学正异常形态对比的数字云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姜华东,沈良华,叶小康,顾传龙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7-1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2
摘要
PDF
(974KB)
利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解剖到的病理标本,通过对正常、异常(变异、病理)标本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诠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诊治及转归等过程,构建人体解剖学正异常形态对比的数字云平台,为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真实、详细的案例,以达到人体解剖学与病理学课程融合,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植入临床学科病案,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更好地达到基础医学融合临床医学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文献阅读讨论在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
田澍蔚,张洁,段雪娟,周爱意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37-41.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7
摘要
PDF
(902KB)
现代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快,培养医学研究生批判性学习最新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诊疗是当下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组织医学研究生进行文献阅读讨论活动是完成此项任务的重要途径,其可帮助学生了解领域前沿进展,提升学生知识获取及甄别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批判性评价等综合能力。本文回顾了文献阅读讨论的历史与演变,从不同表现形式中总结出适合眼科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描述了眼科专业型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讨论活动的具体设置和实践经验。阐述了从准备工作到具体实施的步骤,描述了指导学生报告文献的方法及教师的作用,并建立评价体系,评估该项目的效果。文中进一步探讨了文献阅读讨论活动的可行性办法,以期为医学研究生相关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模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核情况分析
李翔,梁杰,张慧群,刘翔,刘攀,陈晓云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49-5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10
摘要
PDF
(925KB)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绩情况,为促进医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21届临床医学专业411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计算OSCE各考核项目和各专科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和及格率,通过问卷了解该考核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学生对该考核方式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
所有考核项目成绩平均分为(79.5±9.8)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37.1分,及格率为98.4%;各专科平均分最高的是外科基本技能操作(86.4±6.0),相对较低的是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74.4±8.9)和护理基本技能操作(76.5±9.1);考生对 OSCE考核方式的总体满意度为83.8%。
结论
将OSCE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能够客观、全面评估毕业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并反馈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改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浅探
梅庆步,郑立红,张明龙,刘万全,岳丽玲,刘丹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51-5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9
摘要
PDF
(992KB)
针对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我院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制定综合考核方案,实施线上线下与思政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从增设线上预习与测试、转变线下授课形式,利用信息化教学助手监控学生操作和融入内生式思政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对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实验成绩区分度更为明显,更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这种兼顾思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法获得学生广泛肯定,教学效果良好。此法的教学实施基本解决了实验课存在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思维能力、意志品质不足的问题。教师贯彻以“学生”“学习”和“探究”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BOPPPS混合式教学法的国际学生中医药文化教学研究
陶怡佳,樊金世博,吴家文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20-2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4
摘要
PDF
(1631KB)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逐渐走向世界,吸引了众多国际留学生前来学习。全面培养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理论和常用治疗方法,对他们未来在国际上推广和应用中医药具有重要意义。BOPPPS加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法与游戏化模式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具有系统性和互动性,而且能提供更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模式,可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留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课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24年《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分类总目录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64-65.
摘要
PDF
(560KB)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探索高校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的数据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王彦,李骢,刘冰心,刘明,赵赫男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57-6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11
摘要
PDF
(4717KB)
目的
通过分析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的相关数据,探索高校利用信息化数据资源辅助、指导教学实践的新思路和方法。
方法
对数据库试题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采用矩阵分析探索课时设置与不同类型试题的关系,对数据库中相关参数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对影响学生A1型试题实测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A1型试题数量占比达42.14%,显著高于其他题型 (
F
=30.30,
P
均<0.001),且与授课学时数高度相关。试题“质量”判定与题源、认知分类、知识点分布、实际难度及实际学习效果间的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章节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均未出现显著<60%的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
P
均>0.05)。题源、认知分类及主题词目录级别中,各亚组出现学生实际学习效果<60%的风险均较低。在知识点分类分析中,学生对“超纲题”的实际学习效果反而较好,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其
P
值<0.05。试题预测难度及试题质量判定分析均显示,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
HR
均>1,且
P
均<0.001。“需要修改”类试题其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HR
>1,且
P
=0.001。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题库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为高校调整教学实践策略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任继亮,戴晓庆,袁瑛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44-4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9
摘要
PDF
(906KB)
目的
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融入翻转课堂的课前先导和课后巩固学习中,研究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能否提升医学影像学实习的教学质量。
方法
纳入 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88名,并随机分为研究组(混合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平时作业和出科考试成绩及学习反馈问卷调查表。
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出科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
P
<0.001)。研究组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亦优于对照组(
P
<0.05),尤其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团队意识这四个方面的提升更加显著(
P
<0.001)。
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影像实习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研究的范围综述
葛丹妮,周云仙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3-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1
摘要
PDF
(1052KB)
目的
描述并分析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的研究现况,为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的信息,检索时限为2014 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8日,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结果
共纳入56篇文献,发表年份为2019—2024年。育人效果评价的形式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其中,定性评价主要包括行为观察与记录、访谈交流、表达感悟。定量评价主要包括已有和自拟问卷调查。
结论
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内容和方法众多,但评价工具缺乏且不够标准化,未来应关注评价工具开发和评价体系构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智慧教学模式培养康复医学住培医师——以肌骨超声为例
郑彭,陈娜,谢绍杭,周书颜,王康玲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42-4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8
摘要
PDF
(1082KB)
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具备全面胜任力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以肌骨超声教学为例,旨在探讨康复科住培过程中应达成的教学目标。基于智慧教学模式挖掘目前肌骨超声教学中的切入点,建立以“智慧平台-智慧方法-智慧考核-智慧人文”的教学机制,涵盖智慧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搭建,智慧教学方法的建设,科研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优化人文与临床相结合的智慧培育环境,以此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肌骨超声康复人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梁小弟,焦谊,刘玲,陈艳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24-2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5
摘要
PDF
(1193KB)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解释生命现象、探讨疾病发生机制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课程与临床及科研的融合度不高、缺乏有针对性的智慧教学模式等问题。本研究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人文、结果、问题、实验为导向,充分依托智慧教室开展线下智慧教学,并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隐性分层教学,在评价方面实行了师生反馈、督导反馈及同行反馈的三位一体动态反馈机制。基于上述措施,本课程建立并推广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智慧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本课程的课堂授课内容,同时也提升了授课团队的信息化授课能力,帮助医学生对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的培养
焦润生,邹向晖,王潇然,陈志勇,刘晓宇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34-3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7
摘要
PDF
(812KB)
在生理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融入学科发展史的内容、压缩整理既有知识、应用新的教法和教具、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注入思政元素。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医学素养和学科探究精神的人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VIP”三阶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邓燕佳,刘恺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6
): 47-51.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6.009
摘要
PDF
(1534KB)
由医学影像学发展背景所决定,影像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才能更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在更高水平层次上有所发展。因此英语教学在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开展医学影像专业英语教学,实现与影像学专业知识充分融合,成为目前医学影像学专业教育的挑战性课题。本研究以强化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英语临床应用能力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独创“VIP”三阶混合教学法,并探索其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英语临床应用能力提升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医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及第二课堂建设探究
李佳敏,王云龙,李毓晨,王成刚,张瑞,周平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14-1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3
摘要
PDF
(1022KB)
本文调查了兰州大学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培养相关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现状。结果显示,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浓厚,但院校科研训练途径匮乏,需要进一步探索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及第二课程建设方案。因此,本文主张从丰富课程设置、提升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组织引导科研实践训练、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强化各级学生交流5个方面进行教学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一中心、四结合”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任秀亚,王艺瑾,何燕琳,董画千,周艺涵,邵帅,谢薇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10-1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2
摘要
PDF
(946KB)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提高护生内科临床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内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基础上,根据学院护理学专业办学目标,提出了“一中心、四结合”的临床护理教学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提升了护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了毕业率、就业率,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及技能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专业认证背景下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周丽,吴秀丽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30-3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6
摘要
PDF
(891KB)
以中药学专业认证为契机,秉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基本原则,通过对“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平台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持续改进的、符合中药学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MDT模式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教学探索
刘祖霖,郑俊猛,丁英,陈雪贞,张碧红,周敦华,梁立阳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35-3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6
摘要
PDF
(904KB)
以心血管胚胎发育为基础,以临床案例为载体,由小儿心血管专业、心脏及大血管外科,以及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的资深教师组成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团队,引导学生模拟临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全过程,以深化医学生对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全面理解,有效促进基础与临床知识的融合,并强化其临床应用能力,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兴趣。同时,该团队专注于为五年制和八年制医学生提供系统的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编写教学材料、革新教学方法,并评估实施效果。此外,通过整合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团队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效果,有助于构建适合“新医科”背景下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内科学课间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与探索
王婉宁,孙韬,刘杨,孙珉丹,许钟镐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4
): 3-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1
摘要
PDF
(1081KB)
本文探讨了以内科学泌尿系统课间实习考核为试点,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以能力为目标,将过程性评价与出科考核命题相结合,以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完善考核办法和采用基于临床情景的命题创新,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水平,提高学生对课间实习的重视程度,同时科学、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持续不断改进,做到以考辅教、以评促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成效分析
黄玉刚,郭御卷,赵静,李爽,杜玲然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45-5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08
摘要
PDF
(999KB)
随着国家对医工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分析化学在精准医疗与生物医药创新中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相关改革措施不仅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还能有效塑造其个人品质。通过AI定量分析评估教学成效,证实了考核方式改革在提升实验技能、深化知识理解、改善学习态度和品格塑造方面的显著效果。这些改革措施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促进医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
党燕宁,权洪峰,赵启鹏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
5
): 57-6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5.010
摘要
PDF
(926KB)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其实验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等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的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为基础,总结归纳各高校中药药理学实验内容的异同点,并围绕中药药理学科任务、实验内容、药物作用特点、科研实践等方面,融入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教育、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法律法规与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创新精神教育、敬畏生命教育,以及团结协作教育,为推进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