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残角子宫的诊治进展
张蔚,毛林,刘珍,郑文静,胡晓霞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5, 5 (2): 50-5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5.02.011
摘要   PDF (2471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妊娠期糖尿病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何平,李诚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3.03.006
摘要   PDF (801KB)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并评价蛋白激酶Cζ(PKCζ)是否可作为婴儿早期预测过敏性疾病的指标。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40 例单胎足月妊娠正常孕妇及40 例GDM孕妇外周血及80 例足月新生儿脐血中PKCζ水平,并对这些婴儿进行随访,调查出生后6 个月内过敏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1)正常孕妇组与GDM孕妇组所分娩新生儿脐血PKCζ的表达值2-ΔΔCT 分别为(0.0015±0.000571)及(0.0011±0.0003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5,P=0.011);正常孕妇组与GDM孕妇组外周血PKCζ的表达值2-ΔΔCT分别为(0.0012±0.000511)及(0.0004±0.000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4,P<0.01);(2)正常孕妇组及GDM孕妇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60%,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7.280,P<0.01);(3)GDM是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高危暴露因素(OR=8.500,95% CI 2.905~24.879,P<0.01);(4)脐带血PKCζ的表达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临界值为0.00128,敏感性35.5%,特异性34.7%,而外周血PKCζ的表达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临界值为0.000995,敏感性12.3%,特异性32%。结论 GDM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高危暴露因素;脐血及孕妇外周血PKCζ对过敏性疾病均有预测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发展和模式演变
魏丽惠,赵昀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5, 5 (3): 1-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5.03.001
摘要   PDF (3799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宫腔镜下三种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比较和分析
朱伟艳,成,志,吴海燕,刘永珠,陈北秀,欧阳一兵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4.02.004
摘要   PDF (731KB)
目的 研究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气囊双腔导尿管或几丁糖联合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34例III型、IV型宫腔粘连行宫腔镜电切分离患者,术后采用3种不同方法防止宫腔粘连再发,其中A组40例,于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联合补佳乐(戊酸雌二醇)和地屈孕酮治疗;B组56例,于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放置气囊双腔导尿管联合补佳乐和地屈孕酮治疗;C组38例,于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放置几丁糖联合补佳乐和地屈孕酮治疗。 结果 三组宫腔形态恢复情况,A组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为80.0%,B组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为94.6%,C组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为81.6%,B组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A、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月经量恢复结果,A组月经恢复有效率为72.5%,B组月经恢复有效率为92.8%,C组月经恢复有效率为78.9%,B组月经量恢复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粘连术后放置气囊双腔导尿管联合补佳乐和地屈孕酮能更有效预防再粘连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含量的研究
冯卫彤,姚吉龙,张鹏,黄卓敏,古衍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5.01.008
摘要   PDF (2522KB)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的神经纤维含量及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并通过腹腔镜手术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5例作为研究组,根据VAS评分分为疼痛组(38例)和无痛组(17例),同期因子宫肌瘤或CINⅢ级行全子宫切除并且不伴有痛经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上述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组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中的神经纤维表达明显高于无痛组和对照组(P<0.05),并且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表达与疼痛的严重程度有关(r=0.647,P<0.05)。结论 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乳头瘤病毒衣壳蛋白L1病毒样颗粒疫苗免疫机制及其应用效果进展
朱兰,李青,赵卫东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摘要   PDF (400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殖道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凌艳芝,刘丽文,黄蕾,童望娇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0, 10 (2): 47-5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20.02.009
摘要   PDF (3958KB)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感染和清除机制与宿主免疫功能的关系现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阴道微环境改变所致的阴道炎在生殖道HPV感染和宫颈癌中的作用愈发引起相关学者的注意。通过分析生殖道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间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若能在宫颈癌前病变甚至 HPV感染的发生之前进行预测,这对于外阴及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的早期预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HPV感染的治疗也趋向多样化,已有文献提出运用中西医防治HPV感染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可大大提高患病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剖宫产疤痕憩室相关研究进展
潘颖,刘木彪,朱峰城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5.01.013
摘要   PDF (2375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浅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
薛翔,公丕军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2.01.002
摘要   PDF (607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咨询
钟梅,李莉艳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摘要   PDF (364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宫颈病变治疗方式对生殖道微生态的影响
柴诗琦,温亚娜,张国勇,李维丽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0, 10 (2): 28-3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20.02.006
摘要   PDF (3764KB)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是诱发病变的首要因素。但导致HPV持续性感染并引发癌变的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可能与生殖道微生态失衡有关。目前针对CIN及子宫颈癌已有多种治疗方式,包括手术、物理治疗、放疗、化疗等。而不同治疗方法对HPV的清除能力及生殖道微生态的影响可能直接关乎患者肿瘤清除、复发及后续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本文搜集已发表文献,针对不同治疗方法对生殖道微生态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杜文君,陈俊杰,白晶,褚丹霞,郭瑞霞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0, 10 (2): 21-2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20.02.005
摘要   PDF (4248KB)
免疫疗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治疗方法,在多种肿瘤中的治疗作用已逐步得到验证。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信号通路,可以恢复T细胞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PD-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nivolumab)和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以及PD-L1抑制剂如阿维鲁单抗(avelumab),德瓦鲁单抗(durvalumab)和阿替唑单抗(atezolizumab),已陆续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的批准,本文就PD-1/PD-L1在肿瘤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碘仿纱预防前置胎盘术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梁成霞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4.01.008
摘要   PDF (723KB)
目的 探讨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碘仿纱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1月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并且术中出现宫缩乏力及剥离面严重渗血的患者共120例,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在静脉点滴缩宫素的基础上于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碘仿纱。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点滴缩宫素及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联合出血点缝扎,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研究组59例剖宫产产妇未出现产后出血,仅1例患者因胎盘粘连严重,出现产后2小时内大出血,量约1800ml,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h顺利取出纱条。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患者共有11例,6例经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χ2=9.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t=11.95,P<0.01)、产后2 h(t=18.43,P<0.01)和产后24h(t=13.56,P<0.01)平均出血量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晚期子宫出血发生,无腹部切口及宫腔感染发生,随访3~6 个月,子宫复旧良好。结论 子宫肌注射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碘仿纱是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清人附睾蛋白4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
罗燕艳,栾峰,罗小婉,郑树忠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3.04.003
摘要   PDF (696KB)
 目的 初步探讨人附睾蛋白4(serum of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6 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收治的13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12 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B组),16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C组)及同期妇科门诊拟“健康体检”就诊的29 例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D组)的血清HE4 水平,分析各组HE4 水平的差异,并比较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清HE4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HE4 作为检测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B、C、D各组的血清HE4 水平分别为(148.93±70.99)、(59.86±4.36)、(50.86±2.82)、(43.74±1.48)pmol/L,经统计学分析,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P=0.04)。A组与B、C、D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t=2.39,P=0.02;t=2.87,P=0.01),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P=0.83;t=0.43,P=0.67;t=0.21,P=0.83)。肌层浸润>1/2 的患者血清HE4 水平(414.13±290.56 pmol/L)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 的患者(69.36±7.82 pmol/L)(t=2.44,P=0.03),而在绝经状态(t=0.44,P=0.67),肿瘤分化程度(t=0.22,P=0.83)的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以70 pmol/l 为截断值,HE4 作为检测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55%(6/11),76.66%(23/30)。结论 血清HE4 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贾蓓,宋兰林,钟梅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摘要   PDF (1085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门诊宫腔镜的研究进展
石良艳,王燕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5, 5 (2): 55-5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5.02.012
摘要   PDF (2995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腹茧症合并原发性不孕二例
廖旖欣,陈雷宁,谭雯雅,王松,耿旭景,全松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摘要   PDF (241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疗在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万婷,潘石蕾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摘要   PDF (567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实施不同临床路径的成本效益比较
蔡巧生,郑玉华,黄小敏,张汝坚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5, 5 (2): 41-4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5.02.009
摘要   PDF (2155KB)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路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探索一种高效低费用的诊疗模式。方法 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中选择2012年至2014 年在该院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将纳入病例分为临床路径A组(据我院情况设计的临床路径)和临床路径B组(卫生部2009公布的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的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共77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临床路径A组44例,临床路径B组33例,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值为7.12 d、8.20 d。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阴式子宫切除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总费用分别为9 495.76 元、12 348.37元,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费用构成中,两组间护理费、床位费、药费、麻醉费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住院原因是手术住院时间较长。A组和B组的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A组的满意率高于B组。结论 据我院情况设计的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间比卫生部2009公布的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组短,住院期间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升高的原因分析
贺玲,徐杰伟,王婷,黄永汉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0, 10 (2): 11-1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20.02.003
摘要   PDF (2552KB)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erian hormone,AMH)水平升高的原因。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行IVF/ICSI助孕治疗并采用短效长方案患者(n=466)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PCOS组(n=101)、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PCOM)组(n=115)和正常卵巢形态值(对照组)(n=250),比较各组间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清AMH水平、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ing,AFC)、AMH/AFC比值及各项激素参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与AMH水平相关的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和PCOM组的血清AMH水平和AFC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PCOM组的AMH/AFC比值与对照组相似(P>0.05)。AMH水平与AFC、基础LH水平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P<0.05)。结论 PCOS患者高血清AMH水平是窦卵泡数量增多的累加效应。PCOS患者高AMH水平与单个窦卵泡异常过度分泌的关系,需要控制其他影响因素,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VF/ICSI-ET/FET后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徐丽清,许虹,宋兰林,李红,全松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0, 10 (2): 4-1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20.02.002
摘要   PDF (3516KB)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新鲜胚胎移植(embryo-transfer,ET)及冷冻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后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FET后发生自然流产的夫妇115例,根据胚胎染色体结果分为异常组(74例)及正常组(41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助孕相关指标间的差异并探讨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IVF/ICSI-ET/FET中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为64.3%,以非整倍体率(91.9%)为主。胚胎染色体异常组的女性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组[(34.3±4.5)vs(32.2± 4.5),P<0.05],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Gn)总量显著高于后者[(2935.5±1418.5)vs(2398±1014.9),P<0.05],男性年龄亦高于后者[(37.1±4.9)vs(35.3±5.2),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的男女性别比为1∶2.4,女胎比例显著高于异常组(P<0.05)。IVF与ICSI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女性年龄为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8~1.204)。 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IVF/ICS-ET/FET后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但细胞培养法可能会降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女性年龄是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VF/ICS-ET/FET治疗并不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复发性卵巢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的选择及其对生存影响的相关研究
孟凡良,李婵媛,黄莉萍,郭霞飞,龚时鹏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0, 10 (2): 34-3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20.02.007
摘要   PDF (2713KB)
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为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予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虽然这种组合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进展,但多数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复发,一旦复发,治疗将非常棘手。目前,上皮性卵巢癌复发后的治疗方式存在争议,是否先行手术或者化疗意见不一致,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被认为只对合适的患者有益,手术主要考虑能否完整切除病灶及能否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及手术该如何实施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文将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降低剖宫产率系列:多学科合作妊娠36周后外倒转术
蔡,雁,蔡贞玉,唐雅兵,陈,凯,林,锦,段,涛,胡灵群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58.2015.01.001
摘要   PDF (3746KB)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