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伤害医学(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4, Vol. 13 Issue (2): 56-61   https://doi.org/10.3868 / j.issn.2095-1566.2024.02.009
  综述 本期目录
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关联的研究现况
刘汗青*,王书梅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全文: PDF(5443 KB)  
摘要: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同辈、老师和学校等,提高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减少其抑郁症状,并且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于抑郁症状预防发挥着不同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的文献,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关联的理论模型、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相关研究热点与展望三个方面,呈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况。相关的双向关联模型表明了青少年抑郁症状早期筛查和提高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不同来源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保护作用提示应为青少年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络。
关键词 抑郁症状社会支持青少年文献计量    
出版日期: 2024-06-25
 引用本文:   
刘汗青,王书梅. 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关联的研究现况[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4, 13(2): 56-61.
 链接本文:  
https://academic.hep.com.cn/im/CN/Y2024/V13/I2/56
[1] 谢煜相,段文静,羊 姝,胡达振,王 璐,黄 鹏. 社会支持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4, 13(2): 35-42.
[2] 谢琳琳,黄佳钰,达清琛,麦永享,李丽萍. 校园欺凌角色与青少年体形不满关系的Meta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3, 12(3): 45-52.
[3] 王璐,胡达振,段文静,谢煜相,黄鹏. 青少年心理韧性与校园欺凌、非自杀性自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3, 12(3): 59-64.
[4] 黄佳钰,达清琛,徐凌钰,李丽萍. 糖尿病足与跌倒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2, 11(4): 45-52.
[5] 陈素芬,张亚倩,单玲玲,张岩,陶雨春,王佳,张慧颖. 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现状及其与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联性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2, 11(1): 20-25.
[6] 高蕴仪,张亚倩,陈素芬,刘诺兰,刘婷,何琪翘,杨晖,张岩,单玲玲,陶雨春,张慧颖. 六年级学生童年期遭受虐待经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的关联性研究[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0, 9(1): 16-21.
[7] 李欣宇, 杨亚明, 周义夕, 高刘伟, 费高强. 教育干预措施的沟通手段在青少年伤害预防中的作用[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9, 8(3): 36-43.
[8] 成佩霞,胡国清,尹怀琼. 老年人跌倒的文献计量及研究热点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7, 6(3): 15-22.
[9] 田 甜,林岳新. 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媒介依赖关系透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7, 6(2): 57-62.
[10] 曾祥宇,马 赛,周少雄,陈 辉.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研究[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6, 5(4): 21-25.
[11] 王 莉 ,唐 颖,胡瑞杰,李美莉,郝志红,王祝欣. 我国儿童青少年跌落伤死亡率系统评价[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6, 5(4): 4-9.
[12] 石文惠, 杨敏, 罗杰斯, 刘瑶, 张莹, 郭建军, 张红艳, 殷召雪, 吴静. 儿童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伤的预防与应对措施[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6, 5(2): 42-46.
[13] 林巧绚, 吴为, 沈少君, 马文军, 聂少萍. 2013年广东省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6, 5(1): 40-44.
[14] 李宪琪, 汪心婷. 济南市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家庭状况关系的研究[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6, 5(1): 36-39.
[15] 徐鸿冰,黄小琼. 妇女、青少年和疾病患者等三类人群的自杀与心理危机干预[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5, 4(3): 4-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