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

2024年, 第14卷 第4期 出版日期:2024-08-25

本期执行副主编:王淑珍 李凡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专题
内科学课间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与探索
王婉宁,孙韬,刘杨,孙珉丹,许钟镐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3-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1

摘要   PDF (1081KB)
本文探讨了以内科学泌尿系统课间实习考核为试点,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以能力为目标,将过程性评价与出科考核命题相结合,以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完善考核办法和采用基于临床情景的命题创新,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水平,提高学生对课间实习的重视程度,同时科学、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持续不断改进,做到以考辅教、以评促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学研究
人体解剖学正异常形态对比的数字云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姜华东,沈良华,叶小康,顾传龙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7-1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2

摘要   PDF (974KB)
利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解剖到的病理标本,通过对正常、异常(变异、病理)标本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诠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诊治及转归等过程,构建人体解剖学正异常形态对比的数字云平台,为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真实、详细的案例,以达到人体解剖学与病理学课程融合,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植入临床学科病案,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更好地达到基础医学融合临床医学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课程整合的卓越医生教育临床能力研究
邓子恒,余娜,镇海涛,梅武轩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13-1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3

摘要   PDF (884KB)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卓越班和本科班毕业生临床能力。方法选取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卓越班和本科班学生共 100 人,进行OSCE和理论考试,比较考试成绩。结果卓越班学生OSCE成绩在问诊、辅助检查结果判读、总成绩等方面高于本科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A2题型得分高于本科班学生。结论卓越班学生临床能力部分优于本科班学生,可能与开展的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和基于问题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学一线
基础理论-临床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病理生理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缺氧”教学为例
姚树桐,刘艳,徐晓燕,刘一志,张颖,贾青,李卫红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17-2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4

摘要   PDF (1729KB)
目的以病理生理学中“缺氧”的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探讨将基础理论-临床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为深化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基于自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线上教学资源,同时开展病例分析、主题讨论等线下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分析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和无记名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达成度。结果在病例分析与主题讨论环节,不仅强化了对缺氧、酸碱平衡紊乱、肺功能不全等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能力,而且在病例分析、汇报讨论中自主发掘出医者精神和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及团队合作等思政元素;混合式教学班期末考试总成绩和缺氧相关知识点得分(含病例分析题)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班(P<0.01);学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提升度以及素质目标达成度等方面给出高度评价与认可。结果按照基础理论-临床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原则重塑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而且可实现沉浸式思政育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梁小弟,焦谊,刘玲,陈艳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24-2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5

摘要   PDF (1193KB)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解释生命现象、探讨疾病发生机制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课程与临床及科研的融合度不高、缺乏有针对性的智慧教学模式等问题。本研究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人文、结果、问题、实验为导向,充分依托智慧教室开展线下智慧教学,并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隐性分层教学,在评价方面实行了师生反馈、督导反馈及同行反馈的三位一体动态反馈机制。基于上述措施,本课程建立并推广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智慧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本课程的课堂授课内容,同时也提升了授课团队的信息化授课能力,帮助医学生对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业认证背景下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周丽,吴秀丽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30-3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6

摘要   PDF (891KB)
以中药学专业认证为契机,秉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基本原则,通过对“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平台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持续改进的、符合中药学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的培养
焦润生,邹向晖,王潇然,陈志勇,刘晓宇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34-3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7

摘要   PDF (812KB)
在生理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融入学科发展史的内容、压缩整理既有知识、应用新的教法和教具、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注入思政元素。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医学素养和学科探究精神的人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多平台互动的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明龙,郑立红,梅庆步,李鹏辉,刘万全,岳丽玲,刘丹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37-4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8

摘要   PDF (916KB)
将BOPPPS教学模式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利用相关平台对医学遗传学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展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结果显示:混合式 BOPPPS教学模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式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均得到明显提高。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师生间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与实践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任继亮,戴晓庆,袁瑛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44-4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09

摘要   PDF (906KB)
目的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融入翻转课堂的课前先导和课后巩固学习中,研究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能否提升医学影像学实习的教学质量。方法纳入 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88名,并随机分为研究组(混合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平时作业和出科考试成绩及学习反馈问卷调查表。结果研究组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出科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01)。研究组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亦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团队意识这四个方面的提升更加显著(P<0.001)。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影像实习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试与评价
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核情况分析
李翔,梁杰,张慧群,刘翔,刘攀,陈晓云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49-5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10

摘要   PDF (925KB)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绩情况,为促进医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2021届临床医学专业411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计算OSCE各考核项目和各专科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和及格率,通过问卷了解该考核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学生对该考核方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考核项目成绩平均分为(79.5±9.8)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37.1分,及格率为98.4%;各专科平均分最高的是外科基本技能操作(86.4±6.0),相对较低的是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74.4±8.9)和护理基本技能操作(76.5±9.1);考生对 OSCE考核方式的总体满意度为83.8%。结论将OSCE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能够客观、全面评估毕业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并反馈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改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信息化背景下机能实验学网络题库的创建与无纸化考试的应用
常燕琴,高洪波,赵京洋,贾宝福,王兴宇,景则宏,张东,刘佳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56-5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11

摘要   PDF (861KB)
考试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方法。计算机、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题库的创建提供了条件,使线上考试成为必然。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评价系统创建机能实验学网络题库的应用开启了教考分离、实时教学反馈的信息化、无纸化考试模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人文
“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新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陈欢,朱雅茜,谭斯品,蒋碧梅,王念,张华莉,刘瑛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4): 59-6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82.2024.04.012

摘要   PDF (907KB)
课程思政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将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在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为研究生开设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课程中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从教学团队政治觉悟和育人能力提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反馈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出发,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把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以 “同向同行” 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力求打造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典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