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

2024年, 第14卷 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30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专题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高生物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路径研究
孔祥阁,许小娟,吴俊,张大伟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3-7.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1

摘要   PDF (3825KB)
在“双一流”建设教育目标下,高校须进一步审视高校生物学人才自主培养存在的问题。其中,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不高、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生物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综合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办学定位及优势特色等因素,调整生物学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跨学科/跨学院/跨校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基层教学组织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农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培育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植物学”为例
刘宇婧,强胜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8-1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2

摘要   PDF (7736KB)
传统科学教育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偏弱的问题。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更加突显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植物学和现代农业科学领域,学生需要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教学核心,设计并实施了一种“以实操为主体的‘三阶三步’互动式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该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思考的转变,并激发了他们对植物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此教学方法不仅为学生持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他们未来面对挑战、应对复杂问题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素养和技能。在“新农科”教育推广中,植物学课程的改革是必要的,既能有效促进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也为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元式实验与综合探究性实验相融合的问题导向教学——以海洋学院“生命科学实验”为例
欧一新,张萍,张霞,秦敏君,何丽明,台萃,田冰雪,曹阳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14-1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3

摘要   PDF (3013KB)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通常采用验证性单元式实验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本研究以海洋学院自然科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生命科学实验”为研究对象,对该课程进行大幅度改革与探索,以探究性实验为课程主轴,有机融合单元式实验项目,应用“问题导向学习”的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改纵横
利用布鲁姆分类学指导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朱敏,杨广笑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19-2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4

摘要   PDF (3592KB)
教学设计是通过系统地规划教学系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布鲁姆分类学是指导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为例,首先根据布鲁姆分类学认知层次制订了具体的、可行动化的、可测量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针对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并通过评价量表、考试得分分析对教学设计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利用布鲁姆分类学有效地指导了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进行了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李帅,宋子龙,范春祥,高健,张琦,李旭,赵培竹,李珊珊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24-3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5

摘要   PDF (4013KB)
本研究利用齐齐哈尔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创建在线课程生物化学SPOC,以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实施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从理论教学方案、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模式等三个维度提出教学改革与措施,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知识维度,推进生物化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安全法规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融入实践
朱学泰,张爱梅,高坤,马燕军,杜璠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31-3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6

摘要   PDF (3299KB)
生物安全法规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未来《生物安全法》的主要践行者,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全面深刻地认知该法律。通过学习和分析生物安全法的内容,发现其与微生物学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知识点为桥梁,将《生物安全法》的内容融入微生物学教学中,并对实践效果进行调查和总结。结果表明,将《生物安全法》融入微生物学课程,不仅能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群体生态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刘乐乐,吴盼,杜宁,张治国,郭卫华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36-3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7

摘要   PDF (2682KB)
群体生态学是种群与群落水平的生态学教学与研究方向,是生态学中最经典、最核心的部分。该课程以R语言和基于“迭代”的数值模拟为工具,讲授群体生态学重要理论和模型,并以校园植物群落调查实践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生态模型模拟技能与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从理论阐述中培育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从模型模拟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实践应用中启迪生命共同体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理论、模型与实践等具体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多元融合,将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与创新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生研讨课中“学科发展史与科学研究方法论”专题的教学实践探索践
巴雷,刘鞠善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40-4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8

摘要   PDF (2738KB)
新生研讨课在大学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观研讨课中“学科发展史与科学研究方法论”专题是通过解读学科发展史和科学研究范例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逻辑分析能力,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追求真理的崇高理想,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本文探讨总结了该专题的设计思路和内容、教学实践与探索过程、教学效果和改进策略,期望能为高校通识课的“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践教学
信息网络时代教师发展的新模式——“植物生物学实验”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实践
陈书燕,冯虎元,潘建斌,盛红梅,刘坤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44-48.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09

摘要   PDF (3926KB)
虚拟教研室作为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教学研讨和提升的“环境”,可以跨越时空限制,有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与共享。“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是吉林大学滕利荣教授主持建设的虚拟教研室的一个子教研室,已运行2年多。本文以高校教师的视角,从教师发展为出发点,探讨虚拟教研室的价值和意义。虚拟教研室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确实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如增强了最新教学理论在多元化、立体化内容和手段建设中的应用等。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如对信息技术依赖性强,需要教师全面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等。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还需要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审视并持续努力,以期实现虚拟教研室在教师发展中的最大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自然教室中培育原创的种子——华东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
孙越,舒蕾,魏倩倩,张伟,江文正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49-53.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10

摘要   PDF (3408KB)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部署,针对强基/拔尖班中对植物感兴趣的学生创设了实践性研究型高阶专业课程“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本课程以良好的原始自然植被与环境为课堂,配以完备的观察条件,由擅长不同领域的植物学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从多个维度认识植物,启发学生提出原创问题。在大自然的课堂中,学生对于植物的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实现观察+思考+提问+研究的多次循环和提升,体验并学习以原创为目标的思考方式。同时,本课程以真实环境与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领悟兴趣与责任、创新与发现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原创动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创新改革——以扬州大学为例
姜伟丽,傅媛媛,陈刚,范李萍,骆乐,杜坤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54-5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11

摘要   PDF (4314KB)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然而,传统授课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当前“新农科”建设需求,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使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并对学生进行全程多样化的考核。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植物生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学管理
高校生物类专业青年教师融入教学团队的路径探索
申涛,陈冬生,朱国萍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 14 (2): 60-6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4.02.012

摘要   PDF (4172KB)
在高校生物类专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核心力量,其个人成长及其融入团队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教学创新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在融入专业教学团队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往往面临自主性受限、自我效能感不足及归属感缺失等多重挑战。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青年教师有效融入教学团队的路径,不仅是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也是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激发其内在动力、实现生物学教学与科研互促共进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研究,立足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深入剖析高校生物类青年教师融入教学团队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境及其成因,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生物学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