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申请加入邮件组
English
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首页
图书
期刊
首页
图书
期刊
学术培训
作者服务
订购指南
下载中心
音视频讲座
图片集
书刊相关资料
书刊目录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ISSN 2095-1574
CN 11-9307/R
热点文章
|
下载排行
|
浏览排行
在线投稿
免费邮件推送
免费RSS订阅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
2024年, 第14卷
第6期
pp:3-64 (2024-12-31)
第5期
pp:3-64 (2024-10-31)
第4期
pp:3-65 (2024-08-30)
第3期
pp:3-65 (2024-06-28)
第2期
pp:3-64 (2024-04-30)
第1期
pp:3-65 (2024-02-25)
2023年, 第13卷
第6期
pp:3-64 (2023-12-25)
第5期
pp:3-65 (2023-10-25)
第4期
pp:13-64 (2023-08-25)
第3期
pp:14-64 (2023-06-29)
第2期
pp:10-64 (2023-04-25)
第1期
pp:11-65 (2023-02-20)
2022年, 第12卷
第6期
pp:14-64 (2022-12-25)
第5期
pp:10-64 (2022-10-25)
第4期
pp:14-64 (2022-08-25)
第3期
pp:12-64 (2022-06-25)
第2期
pp:12-64 (2022-04-29)
第1期
pp:0-65 (2022-02-25)
2021年, 第11卷
第6期
pp:11-65 (2021-12-25)
第5期
pp:12-64 (2021-10-25)
第4期
pp:13-64 (2021-08-25)
第3期
pp:13-65 (2021-06-25)
第2期
pp:11-65 (2021-04-25)
第1期
pp:13-65 (2021-02-25)
2020年, 第10卷
第6期
pp:13-64 (2020-12-25)
第5期
pp:10-63 (2020-10-30)
第4期
pp:11-64 (2020-08-25)
第3期
pp:13-64 (2020-06-30)
第2期
pp:14-65 (2020-04-29)
第1期
pp:12-65 (2020-02-25)
2019年, 第9卷
第6期
pp:14-64 (2020-01-25)
第5期
pp:13-64 (2019-10-25)
第4期
pp:13-64 (2019-08-25)
第3期
pp:12-64 (2019-06-25)
第2期
pp:13-64 (2019-04-25)
第1期
pp:13-64 (2019-02-25)
2018年, 第8卷
第6期
pp:13-64 (2018-12-31)
第5期
pp:13-64 (2018-10-15)
第4期
pp:12-64 (2018-08-25)
第3期
pp:11-64 (2018-06-15)
第2期
pp:12-64 (2018-04-15)
第1期
pp:3-64 (2018-02-25)
2017年, 第7卷
第4期
pp:12-64 (2017-12-15)
第3期
pp:14-64 (2017-10-31)
第2期
pp:13-64 (2017-10-31)
第1期
pp:14-64 (2017-03-30)
2016年, 第6卷
第4期
pp:13-64 (2017-01-20)
第3期
pp:- (2016-10-10)
第2期
pp:- (2016-07-20)
第1期
pp:- (2016-04-04)
2015年, 第5卷
第4期
pp:- (2015-12-20)
第3期
pp:3-64 (2015-11-03)
第2期
pp:3-64 (2015-07-16)
第1期
pp:3-64 (2015-04-03)
2014年, 第4卷
第4期
pp:3-64 (2014-12-20)
第3期
pp:3-64 (2014-10-20)
第2期
pp:3-64 (2014-07-20)
第1期
pp:3-64 (2014-04-04)
2013年, 第3卷
第4期
pp:3-64 (2014-04-03)
第3期
pp:3-64 (2013-09-30)
第2期
pp:3-64 (2013-09-29)
第1期
pp:3-64 (2013-09-27)
2012年, 第2卷
第4期
pp:3-64 (2013-07-24)
第3期
pp:3-63 (2013-03-22)
第2期
pp:3-64 (2012-09-05)
第1期
pp:3-63 (2012-07-25)
2011年, 第1卷
第2期
pp:3-64 (2012-03-25)
第1期
pp:0-64 (2011-11-09)
2021年, 第11卷 第1期 出版日期:2021-02-25
选择:
合并摘要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专题
Select
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若干认识与思考
张雪洪,姚善泾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3-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1
摘要
PDF
(2748KB)
生物工程专业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时间虽只有五年,但发展快速,已对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作用。作者根据近年来参与生物工程专业认证工作的情况,就一些专业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供生物工程同行参考,以帮助参加认证的专业加强对认证工作的认识和规划,更好地准备认证申请的相关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改纵横
Select
利用“I+1”教学理论培养生命科学类本科生创新性和跨学科思维
甘滔,张潇潇,周艳超,齐进焕,严思睿,刘秋云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7-12.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2
摘要
PDF
(4233KB)
在建设“双一流”高等院校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学术创新,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成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有效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性思维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由美国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的“I+1”教学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获得可理解的信息输入,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将“I+1”理论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通过为生命科学类本科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促进其创新性和跨学科思维的塑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建构主义理论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王金凤,杨宝菊,张美玲,许云玉,刘雅婷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13-1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3
摘要
PDF
(2898KB)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学习观。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改革,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双语)课程逐渐形成一套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构建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推动学生主观能动地构建知识,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型的在线教学实践——以“微生物生理学”课程为例
潘皎,韩烨青,李霞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17-2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4
摘要
PDF
(3285KB)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等院校在线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南开大学微生物生理学课程,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已有的在线课程,通过在线直播等方式,按照教学计划有序进行;同时利用“O-AMAS”有效教学模型,并通过一系列辅助教学工具采用直播授课和课堂互动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在线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专业的情怀和爱国情怀,最终实现高效的在线教学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在“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中的实践
蒋涛,鲁明波,刘木根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21-2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5
摘要
PDF
(3999KB)
本科生在“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学习中往往面临专业与英文的双重压力,我们针对课程学习的过程管理进行了研究,探索将现有的单纯课堂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转变的可行路径,为培养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表观遗传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武丽敏,于彦春,陈飞,白雪莲,石陆娥,王慧中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26-2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6
摘要
PDF
(2854KB)
全英文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我校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表观遗传学”课程全英文教学为例,讨论该课程全英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选取英文原版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单元,建立平等、科学、透明的考核方式,探索设计适宜的教学创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构建适应高校全英文教学要求的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践教学
Select
重交叉强实践的显微镜综合实验设计及应用
刘亚丰,朱艳红,吴元喜,余龙江,卢群伟,付玲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30-3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7
摘要
PDF
(15278KB)
当前高等教育正处深刻变革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重组、优化及新内容开发,设计构建了三类四层次的以显微镜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注重学科交叉、强化实践探索。这是落实卓越拔尖计划、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生命科学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学习评价研究
谢晖,詹勇华,曾琦,陈丹,徐欣怡,陈雪利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35-41.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8
摘要
PDF
(6898KB)
2020年春季,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学生的实践学习无法正常进行,一些高校依托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在疫情及特殊情况下,如何有效评价虚拟仿真学习成效,助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是线上教学质量管理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的微生物学在线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学习评价问题,融合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学习行为大数据以及静态学习能力数据,利用最大信息系数及深度学习等方法,建立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双模态”在线虚拟仿真学习评价模型,最终依托移动端交互平台实现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线学习过程的动态精准化评价,为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显著提升了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效果,促进学习评价方法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信息化互动教学工具应用于生物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思考
熊薇,齐迎春,杨艳君,金安江,和希顺,袁继红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42-46.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09
摘要
PDF
(3544KB)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但普遍遇到如何有效落实的困难,新冠疫情期间,运行生物实验课程更是困难重重。本文结合生物实验室教学特点,分析了信息化互动教学工具应用于生物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优势。信息化互动教学工具可实时开展生物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在不增加学校工作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常态化、信息化建设;做到安全培训与考核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考核内容可不断丰富充实;考核形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识巩固性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真正起到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作用,同时为生物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安全意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微生物学实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夏洪梅,李凡,原野,邸瑶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47-50.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10
摘要
PDF
(3249KB)
微生物学是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文探讨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生物实验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即将本科实验技能竞赛培训、科学研究项目、《普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数字化实验课程与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优化融合。实践证明“融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的实施
陈金峰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51-54.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11
摘要
PDF
(2634KB)
分子生物学实验存在着开设难度大、耗时长和学生兴趣低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以GFP融合基因转化白僵菌综合性实验为实例,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适合其他学科,供类似实验项目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台州学院为例
潘小翠,阮奇城,管铭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55-59.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12
摘要
PDF
(3587KB)
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中存在的多种不适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适合生物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方案,并创建了一套综合性的实验体系,涉及生物工程专业一整套工艺流程,将微生物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3届学生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进一步提高地方性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质量,并有效实现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生园地
Select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指导的实践与思考——以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刘思宇,刘佩勇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 11 (
1
): 60-65.
https://doi.org/10.3868/j.issn.2095-1574.2021.01.013
摘要
PDF
(4064KB)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国家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根据历年指导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经验,浅谈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设立的初衷和意义、项目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篇文章
期刊介绍
»
办刊宗旨
»
征稿范围
»
栏目设置
»
编委会
»
数据库收录
»
联系我们
相关资源
更多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
»
投稿方式和要求
»
模板下载
审稿中心
»
审稿指南
»
在线审稿
»
推荐审稿人
»
致谢
编辑部公告
更多
»
活动视频
2020-08-17
»
编辑部公告
2014-06-20